优秀青年学者的成长之路——旅游学院兰俊棒
编者按:“十四五”以来,中山大学以“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注重质量、追求卓越”为基本原则,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以专职科研系列人员与博士后为主体的专职研究人员队伍成为我校师资的生力军。学校积极推行分类评价机制和“代表性成果”制度,促进优秀的专职研究人员脱颖而出,成为我校青年学术骨干,并逐步成长为省部级乃至国家级青年人才。专职研究人员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同频共振,他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冉冉升起,他们的成长之路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鼓舞。
兰俊棒,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至2022年任旅游学院特聘副研究员,2022年通过转聘途径晋升为副教授。
主要从事服务业的职业健康与干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情绪管理、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培训、时间管理、新技术适应等。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高水平英文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资助。未来计划承担《接待学原理》、《服务心理学》等课程,并延续和深入开展服务业职业健康和干预研究。
卓越的学术平台支持
在香港读博期间,兰俊棒就喜欢上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决心博士毕业后留在大湾区工作。中山大学作为大湾区内的一所知名高校,成为她心目中的首选。兰俊棒从师姐处了解到中大的特聘副研究员岗位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专门的一段时间集中开展科研工作,并且拥有完善和合理的转聘专任教师的晋升制度。听完后,她非常心动,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旅游学院。
回想起来,兰俊棒认为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读博期间,她把所有的精力花在了文献整理、理论探索和调研工作上,一直没有更多的时间将论文打磨和发表。在中大担任特聘副研究员的这三年,她能够专心而沉静地投入到思考和写作中。虽然有时候压力很大,但是能够专心从事自己热爱的学术工作,她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加入中山大学后,兰俊棒深刻地感受到卓越学术平台的重要性,学院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文化都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刚入职一段时间后,她便申请到了校级的青年教师培育项目经费。一年后,凭借学校的平台支撑,她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入职以来,兰俊棒一直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学院也高度重视专职科研人员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学院人才培养研讨会、逸仙文旅大讲堂、青年旅游学者成长路径交流会、学术午餐会、项目申请经验分享会等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了多元的交流和成长的平台。此外,学院经常组织生日会、茶话会等活动,学院领导与大家交流谈心,了解大家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尤其是在此次申请转聘副教授的过程中,学院领导和同事们都提出了很多指导性建议,让我受益良多,十分感动”,兰俊棒说道。
兰俊棒在学术会议中作报告
学术信念与家国情怀的融合
自研究生起,兰俊棒在香港中文大学黄炽森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情绪管理和情商研究。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她逐渐将情绪管理的理论研究跟服务业的实践相结合,在不断地调研中深入了解一线服务人员,关注和研究他们的身心健康。
旅游学院的旅游休闲管理学科在中国内地首屈一指,其合作导师黄业坚教授也是旅游科技心理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在进入黄业坚教授的团队后,兰俊棒参与了更多的酒店业员工福祉和干预研究,从宏观上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酒店业。目前,她已将研究议题扩展至知识分享、服务创新、时间管理、数字餐厅,新技术适应、平台零工工作者等前沿议题。
加入旅游学院后,兰俊棒最深有感触的一点是,学院的老师们都从事着具有很深实践影响力的研究。最著名的就是保继刚教授的“阿者科计划”,他用多年的研究成果帮助阿者科村顺利实现脱贫,让梯田耕种成为景观、得以保存。其他教授们也都在乡村振兴、遗产保护、环境保护、旅游科技、酒店管理等方面做出扎实的实践贡献,他们真正地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院领导们也一直鼓励年轻的学者们走出“舒适区”,扎根业界,去充分地了解国情,这样才能把研究做得更好,才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成为她未来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
在中山大学的前三年,兰俊棒深深感受到了学校行稳致远的家国情怀,科研工作者们将学术信念与家国情怀的融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决心和担当。转聘为副教授后,在中大的未来时间里,她也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立德树人,践行使命。
中山大学一直高度重视专职研究人员的培育工作,为专职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创新发展机遇、更为广阔的科研平台、更加多元的职业路径,并为专职研究人员开通了转聘专任教师的专门通道。我们真诚期待、热切盼望,各地英才选择粤港澳大湾区这片沃土,选择中山大学这所百年名校,共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请关注中山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山大学招聘信息,我们真诚地期待您的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