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声音 | 理学院预聘助理教授肖明磊:潜心钻研,见微知著
肖明磊,中山大学理学院预聘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物理理论,近年发表论文19篇,主持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研究领域涵盖粒子物理唯象学、宇宙学、量子引力的全息原理、量子信息、散射振幅与有效场论。近年来在有效场论的散射振幅方法上获得了突破性成果,解决了有效场论算符基的冗余问题。
作为一名高能物理理论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肖明磊老师在选择学术发展下一站的时候,毅然加入了中山大学,成为其中的一员。中山大学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高能物理理论领域有着卓越的声誉和研究实力,可以为学者提供强有力的科研平台和优秀的学术资源,这些都是吸引肖明磊老师来到中山大学的重要原因。
中山大学理学院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者提供广阔的研究舞台和良好的发展机会。此外,学院以其踏实严谨的学术氛围闻名,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严谨的学术环境和教学氛围为肖明磊老师提供了一个激发灵感、深入思考和开展前沿研究的理想场所。在这里,肖明磊老师找到了一个与自己专业兴趣和追求相契合的平台。他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学院在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实力,并为学院的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将继续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发展教学科研能力,激励着青年教师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为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和推动学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作为一位从事高能物理理论研究的学者,肖明磊老师在博士后阶段就做出过有关有效场论的重要成果。有效场论的特点是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高能物理,还应用于凝聚态物理和其他物理领域。他将散射振幅方法引入有效场论,并解决了有效算符基的问题。他通过将问题转化为寻找一个独立完备的散射振幅基,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工作为进一步发展散射振幅的计算方法铺平了道路。这个新的方向被称为散射振幅的自举(Bootstrap)。这个方向对物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散射振幅是高能物理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而大部分高能理论计算都涉及到散射振幅的计算。肖明磊副教授的研究有望为物理学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方法,为高能物理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在未来为物理学领域带来更多的发展和进步。
肖明磊老师是一位年轻且充满潜力的青年教师,他在理论物理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才华。肖明磊老师对于高能物理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意识到其对国家发展的潜在价值。他的愿景是将学术研究与国家责任相结合,为国家和全球的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他的研究围绕着理论物理前沿,致力于探索新的科学领域。在学科规划上,他希望通过跨领域的探索,将高能理论物理和量子信息融合起来,开辟新的科学前沿,正是这种跨学科的思维,让他的研究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他也提到了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他认为,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全球的科学研究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工具和平台。他认为应该积极承担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义务,这一想法与中山大学理学院的规划高度契合。肖明磊老师表示希望能够在中山大学潜心做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与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合作推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发展,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以及全球的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