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英才 海纳百川 | 中山大学海内外引进人才应聘指南

发布人:陈俊銮

“你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讲了许多年”

 

百年中大,矗立在珠江水畔的“南天一柱”

 

常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广开门路,纳天下英才

 

那么,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如何应聘中山大学呢?

 

一起看看吧!

 

一、   报名方式

 

1)网站报名(PC端)

 

登录中山大学人才招聘网(https://rcb.sysu.edu.cn),点击“我要报名”栏目跳转报名入口。

 

 

 

完成注册后,进入“中山大学人才招聘系统”,点击左侧列表中“招聘岗位”栏目,选择“高层次人才模块”,查看高层次人才招聘岗位列表。

 

   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意愿,选择相应岗位查看要求(或见下文),并点击“申请职位”填写个人相关简历报名

 

 

2)报名系统(移动端)

 

学者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点击菜单栏“招贤纳士”中“我要报名”跳转至报名系统,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认准这个页面哦!

 

 

成功注册登陆后,选择“‘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点击下方投递简历,并选择招聘会场次及意向单位。如当前暂未启动当季招聘会,可选择“中山大学常年招聘”,中山大学的大门一直向您敞开!

 

 

 

   选择场次后填写好简历及相关信息,点击提交即可报名成功!

 

3)联系学院/电子邮件报名

 

      学者可以通过联系学院人事秘书咨询报名,各院系、附属医院人事秘书名单请见本文末端附录。

 

二、   材料准备

 

1)学科带头人申请

 

1.填写《中山大学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申请表》(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

 

 

2.身份证(或护照)、学历和学位证书及相关认证、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或聘书)、获奖成果证书、代表性成果、任职文件(或聘书)等的复印件;

 

3.希望学校提供的工作、生活条件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2)其他高层次人才申请

 

1.填写由学院提供的《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申请表》

 

2. 身份证(或护照)、学历和学位证书及相关认证、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或聘书)、获奖成果证书、代表性成果、任职文件(或聘书)等的复印件;

 

3.嵌入音频的个人陈述幻灯片或视频。

 

三、   应聘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忠诚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学风;

 

3)在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有重大科技成果或重要学术成就;

 

4)熟悉高等教育规律,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情况;

 

5)有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和引领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思路;

 

6)身体健康,聘期内应全职到校工作。

 

四、   招聘岗位

 

1)领军人才: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性、发展前景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与此相当,或者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卓越学术成就,或者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中青年杰出人才: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获得国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取得国内外公认的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年龄不超过43周岁;理工科类,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青年学术骨干: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人文社科类,年龄不超过38周岁;理工科类,年龄不超过35周岁。

 

 

4)青年优秀人才:教育科研背景良好,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和较好的发展潜力,需取得最高学历不满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五、   招聘学科领域

 

1)人文社科类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心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等。

 

2)理学类

 

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系统科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等。

 

3)工学类

 

力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资源与环境、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等。

 

4)农学类

 

作物学、植物保护。

 

5)医学类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生物与医药等。

 

6)艺术学类

 

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

 

联系我们

 

人力资源管理处·人才发展办公室

 

联系人:吴老师 陈老师

 

联系电话:86-20-8411178186-20-84111656

 

电子邮箱:rscrcyj@mail.sys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处人才发展办公室

 

邮政编码:510275

 

附:各学院、附属医院联系方式